关于漂浮农场
- 转贴
- 2019-08-16 15:00:00
- 易天物联
- 2127
- 来源:
- 易天物联
最近央视播出一则新闻“荷兰:世界上首座漂浮农场正式开始运营”,一座漂浮船坞,上面生活着32头奶牛。特点有两个:一是这个农场漂浮在水上,二是大部分设施都是自动化工作。
看完这则新闻,不由得笑了:少见多怪。中国人老早就发明了水上农场。
晋代人稽含写的《南方草木状》中描述,南方人开始用芦苇编成筏,筏上作小孔,浮在水面上,把蔬菜种子种在小孔中,就如同浮萍漂浮在水面上,种子发芽后,茎叶便从芦苇的孔中长出来,随水上下,成为南方一种特奇的蔬菜。
唐代《 玉堂闲话》一书中记载, “广州番禺,常有俚人牒诉云:前夜亡失蔬圃,今见在某处,请县宰判状往取之。诘之则云:海之浅水中有荇藻之属,风沙积焉,某根厚三五尺,因垦为圃,以植蔬。夜为人所盗,咨之百里外,若浮筏故也。”注意,” 常有俚人牒诉……失蔬圃“,说明这种水上菜园不少。
明代徐光启《农书》中也曾描写这种浮筏菜园,当时叫 “葑田”。
唐宋时期,江浙,淮东、两广地区有大量这种漂浮菜园。杭州西湖上也不少。“宋代诗人陆游就曾亲眼看到浮于长江中的大型架田,这个架田的主体是一个大木筏,宽有十余丈,长有五十余丈,上有三四十户人家,各家各户妻儿老小,拖家带口,还养鸡养狗。木筏上还有各种粮食加工工具,中间有纵横交错的道路,还有供祭祀的神祠。据说这只是小的木筏,大的木筏上,还有菜园和酒店"。
缅甸第二大湖茵莱湖里,有很多这种水上菜园。“当地人为了谋生,把湖上漂浮的水草、浮萍、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,覆盖上湖泥,造成新的浮岛。这些浮岛的面积大小不等,大的有0.4公里,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。人们在大浮岛上开出一块块细长的条田,种植瓜果蔬菜或粮食,有的岛中央还盖起了轻便的房浮岛,这些房浮岛可以用竹篱固定在水面上,也可以在湖中漂移”。
墨西哥城附近的阿兹台克(Aztecs)的地方也有一种类似于架田的浮田,系用芦苇做成筏子,上面加有泥土,种植蔬菜和玉米,当地称为“Chinampas”。
现在广州一些河涌边,至今依旧有这种水上农场。前年去同事"胖鱼"家,他家门口是珠江的一条支流,"胖鱼”同学的母亲扎了个小筏子,上面种了菜,想吃了就拉绳子把小筏子拖到岸边采摘。在他家附近还看到过有人把鸡鸭放到这种小筏子上养。
2010年上海世博园浦西区的中国船舶馆内也曾展出过漂浮农场船模型,船上有风力、太阳能发电机,海水淡化设备,在这种农场船上生产蔬菜、淡水鱼、家禽等等。
从技术角度上来看,漂浮农场的技术门槛极低。首先,中国是造船大国,搭建个漂浮船坞,在很多小船厂都能做,人家番禺老太太都能做;其次,太阳能、风力发电设备有大量工厂生产、定制,某宝上能淘到一大堆;接下来,智能植物工厂、养殖场这些设备,都被我们做成了组合套装,唾手可得。
用一脸盆,种上一棵菜,再放上一个蝈蝈,扔到浴缸里,这就是漂浮农场。几个脸盆用麻绳连起来,这就是集群化漂浮农场;每个脸盆里放一组自动化滴灌、喷雾和温湿度、酸碱度、气体传感器和控制器,装几个LED调光植物灯珠,这就是智能化漂浮农场。